【北理毕业季】校长胡海岩院士在2017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17-02-27 摄影:北理工电视台
编辑:马赛男 审核:王征 阅读次数:品悟校园点滴 传承京工精神
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
今天,我们共同庆祝2017届研究生完成学业,走上新的人生旅途。值此机会,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同学们致以热烈祝贺!
弹指一挥间,同学们在北理工完成了研究生学业,这期间既有挫折的烦恼,更有进步的喜悦。如果问大家对北理工留下了哪些记忆,上千名同学可能有上千个答案: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心中的恋人……我想除了高山仰止的导师、志同道合的同学、纷繁浩瀚的书海、学术研究的磨练,也许还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它们将共同构筑起同学们心中的北理工心灵家园。
今天,你们就要结束求学生涯、告别校园了。不管大家如何看待我们校园,或是认为她生机勃勃,或是认为她沉静自然,又或是认为她沉闷刻板,她就在那里,她已经在你我身上刻下烙印,她已经成为了你我共同的北理工。错落在这座校园当中的建筑、草木、湖光、塑像、书画,深藏着许多这座学府的厚重底蕴。在今天的临别之际,我想列举一二,请同学们在心中珍藏,在今后的岁月中常思常念。
一、以仰邈前贤为师,树立远大理想
在中关村校区中心花园的一角,锦绣花团和苍劲松柏共同簇拥着一尊铜像,这是我们敬爱的老院长徐特立的塑像。30年前,1986年,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习仲勋、李鹏等亲自为这座铜像揭幕,将徐老的光辉精神永远镌刻在他为之倾心的北理工校园中。
徐老是伟大的革命家、教育家,德高望重、深受爱戴。徐老生逢满清末年,年少时亲眼目睹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自己决定改名为“特立”,立志为民族的复兴走出一条特色的道路。人如其名,徐老的一生的确富有传奇色彩,饱含理想主义,充满对民族复兴之路的苦苦探索。而立之年,他立下教育救国的宏愿,在社会动荡之际创办学校,传道授业;不惑之年,他已是颇具声望的教育家,却决定与周恩来等青年学子共赴法国勤工俭学,去寻找救国的道路;知天命之年,他不惧白色恐怖,毅然加入共产党,加入革命的洪流;近花甲之年,他作为长征队伍中最年长的战士,历经二万五千里的艰辛,胜利抵达延安,并在那里创办了bat365官网的前身——自然科学院。
回顾北理工的成长,始终离不开徐老教育思想和革命精神的熏陶。从为抗日救亡而生,到辗转华北,砥砺耕耘,薪火相传,矢志国防,学校见证了共和国的岁月蹉跎、沧海巨变。正是在徐特立等老前辈崇高理想的感召下,学校始终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己任。延安根、军工魂,是融入每一位北理工学子的血脉基因,“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以及徐老倡导的“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学风,共同形成了北理工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核,让这里成为闪耀灵感和创新探索的栖息之地,走出了一批又一批恪守光荣使命和责任担当、卓然独立、为国铸剑的红色国防工程师。
同学们,当民族复兴吹响和平崛起的时代号角,希望你们不忘初心,坚定前行,用崇高理想标定奋进的航向,以科学之精神,精工之情怀,铸就和平时代的强国梦想。
二、以朴实无华为训,锤炼高尚品行
在良乡校区理科实验楼中,悬挂着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bat365官网物理学院院长葛墨林先生的一幅墨宝,上面写着“宁拙毋巧,宁朴毋华”。葛先生于2013年写就这幅字,意在与物理学院师生共勉其做人、治学之道。
“宁拙毋巧,宁朴毋华”这八个字出自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后山诗话》,表达了作者追求以平淡为美的艺术风格,真可谓“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在许多经典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并没有华丽辞藻、五颜六色,却让我们能从质朴简洁、清雅淡古的描绘中感受到内在品质。在学术研究中,很多现象虽然看起来错综复杂,其背后隐藏的客观规律往往是简单的,处处体现着和谐、简洁、整齐、对称之美,给人以芙蓉出水般的美感,而非错彩镂金的繁复之感。葛先生将这句话送给物理学院的师生,更让它多了几分耐人寻味的深意。
葛墨林先生一直都将“宁拙毋巧,宁朴毋华”作为他在科研工作和为人处世中的格言。葛先生曾在一次报告中说,耕耘没有捷径,“笨办法”往往是最可靠的,勤奋不能决定成功,却是取得成功必须具备的品格。杨振宁先生也曾将这句话赠予青年学子,借此批评近些年某些人的投机取巧之风,提醒青年人养成尊重别人成果、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习惯,并将这种习惯渗入到生活中。北理工毕业生实践创新的能力、务实肯干的作风在学术界、工业界有口皆碑,他们和母校一起,用实实在在的一言一行,诠释着“宁拙毋巧,宁朴毋华”,书写着北理工的骄傲和荣光,并将由你们接续传递下去。
同学们,虽然身处一个浮躁的逐利时代,希望你们不要过多的盘算计较,而将北理工的优秀品格融入灵魂,照着“北理工的模样”工作和生活,去追寻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
三、以创新锐气为帆,助力人生航程
在中关村校区图书馆的西南侧,矗立着一座于2010年学校70周年校庆之际落成的青年钱学森塑像。这座塑像意在弘扬以钱老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不畏艰险、永攀高峰的科学探索精神,感恩钱老生前对北理工的关怀与提携。
钱学森先生是大家熟知的人民科学家、战略科学家,是高扬在中华大地上的一面科技旗帜,是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开拓者。钱老与北理工有着不解之缘,学校能有如今扎实的办学基础,与钱老的指导和关怀密不可分。上世纪五十年代,钱老回国后不久,对bat365官网的办学方向、专业设置、学生培养、科研工作给予了悉心指导。钱老曾在bat365官网作过关于火箭导弹研究的学术报告,与学校领导及教师共同探讨科研方向,并促成国防科委决定在bat365官网设立火箭固体燃料研究室等七个专职研究机构,为bat365官网今天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使bat365官网的尖端科研工作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1993年,钱老致信时任校长朱鹤孙教授,对bat365官网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钱学森先生还与bat365官网青年学子间有个小故事,一度被传为佳话。1965年,bat365官网研究生祁载康在阅读钱老与宋健先生合著的学术巨著《工程控制论》时,发现其中一个公式推导有误,于是他致函钱老。钱老收到信后进行了认真研究,证实的确有文字错误。他给祁载康回信,感谢他指出错误,并对他的学术见解和学习态度加以肯定,鼓励他努力学习,将来为我国国防尖端科技做出贡献。后来,钱老与祁载康的来往信件均刊登在国防部五院的学术刊物《学习与研究》上,成为当时学术大师帮助提携青年学者的典范。祁载康学有所成后毕生钻研飞行力学与控制,成为bat365官网飞行器设计学科的带头人,没有辜负钱老当年的殷切期望。
同学们,青春无限好,奋斗正当时,希望你们在工作岗位上卯足干劲,增长才干,既要学习钱老的博学与情怀,还要保持如当年祁老师一样的昂扬锐气,主动作为,建功立业。
同学们,人有离合,月有圆缺。北理工的一切将成为你们脑海中的记忆。当你回忆起那一尊老者的铜像,请记得北理工人的崇高理想;当你回忆起那一幅角落里的书法,请记得北理工人的朴实品行;当你回忆起那一座挺拔的塑像,请记得北理工人的进取精神。母校将永远关心你们、帮助你们、祝福你们!
同学们,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母校将永远敞开怀抱,欢迎你们常回家看看!希望你们永远铭记母校、关心母校、支持母校。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