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青春人生

物理学院 葛军:但知行好事 莫要问前程

       物理学院2013级本科生,本科期间前六个学期学习成绩排名6/69,综合排名4/69,在校期间共获得4次一等奖学金、3次二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迪文奖学金、物理所严济慈班奖学金等。曾获得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以及校内数学建模、人文知识竞赛等奖项、数次获优秀团员、优秀学生等称号。本科期间发表三篇SCI论文(分别为二作、三作、四作)。曾担任物理实验协会会长、班级学习委员。目前已被保送至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攻读博士学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物理学院2013级葛军。很荣幸能够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分享我的大学经历。四年前,我也曾像你们一样,满怀着对于大学的向往走进了北理工,见证了学长学姐们精彩的大学生活。如今我也成为了毕业生的一员,有很多故事想和你们分享。今天,我将以“但知行好事 莫要问前程”为题,带你们走进我的大学生活。

忧道不忧贫

也许你们中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来自于农村家庭,为已经开始的大学生活欣喜而又不安。四年前,我刚进大学的时候,对大学生活既充满了期待和憧憬又隐隐有些焦虑。我们专业的学费和住宿费每年6400元,这对于一个来自普通农村家庭的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入学之前,我申请了生源地助学贷款,每年6000元,解决了学费的问题,可是生活费的来源还没有着落。当时的想法比较简单,业余时间找个兼职,比如做家教。可专业课学习之余,自己又加入实验室开始做科研,基本连空闲时间也没有了,兼职的计划就只能暂缓了。后来,通过翻阅新生手册,咨询导员,我渐渐了解了学校的奖、助学金政策,除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之外,学校还有很多其他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学科竞赛奖学金、社会捐助奖学金等等,足以支持学习和生活开支。

大学四年,我获得过国家励志奖学金、迪文奖学金、科研竞赛奖学金以及人民奖学金,先后拿到了5万元奖学金,这些奖学金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让我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上。大三上学期学工处贴出了社会捐助类奖学金的通知,其中,迪文奖学金主要用来奖励成绩优异又在学术领域有所创新的同学,奖励金额为每年一万元。因为刚刚在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上获得全国二等奖,并且科研上也有了一些小成果,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准备迪文奖学金的申请材料。迪文奖学金是差额评选奖学金,每个学院平均一个推荐名额,再全校筛选,最后全校只有三十二个获奖名额。大概半个月之后,评审结果公示,我很幸运的拿到了迪文奖学金。所以大家不需要担心经济来源问题,进了大学之后,认真学习才是王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接下来跟大家聊一聊我的专业,以及我的科研之路。

我的专业是物理学。不知道大家所选择的专业都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可能一部分人是因为喜欢,一部分人是被迫选择,还有一部分人不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专业。我属于第一种情况,因为喜欢学习物理,所以高考六个平行志愿的学校,第一志愿都是物理。后来如愿以偿地学习了物理。想象中的物理学习,会有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做实验,一起探索未知。然而整个大一,百分之六十的课程基本跟物理是不相关的,现实和想象有比较大的出入,我感到有些迷茫,这样的学习过程不是我想要的,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我还是坚持先学好每门课程,保证学习成绩。

大二的时候,学院开设了本科生科研实践锻炼项目,可以根据喜好联系老师进实验室学习,同学向我推荐了凝聚态物理实验室,主要研究石墨烯等层状材料的物理性质。能接触到物理学科的前沿科研,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一件事啊,于是我联系了实验室的负责老师,老师很热情地邀请我加入实验室,这成为了我走上科研道路的起点。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是陌生的,实验设备、实验技术、操作细节、安全事项,一切要从头开始学起。在实验室要比平时上课辛苦,除了上课的时间,其他时间都在读文献、做实验,每周六早上六点起床从良乡坐地铁到中关村校区开组会,然后继续返回到实验室做实验。但是我并不觉得这是很辛苦的事情,相反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做自己喜欢的事,或者说看到自己在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的时候,是不会觉得累的。这感觉就像大部分男生都喜欢玩游戏一样,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成就感,找到乐趣。

当你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自己的专业的时候,走近一步可能是很好的选择,科研是一种方式,竞赛也是。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我从学长那里了解到了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因为好奇,就去浏览了竞赛官网,了解到这个竞赛是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仿照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举办的国内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每年8月份举办,共有17个竞赛题目, 由5名队员组队参赛,题目基本上都是来自于生活的实验现象,比如说气球和光盘可以做成简单的气垫船,走路的时候咖啡容易洒出来等等,让我们探究这些实验现象以及它们背后的物理本质。比赛形式也很有意思,采取辩论赛的形式,每队轮流做正方、反方、评论方,交流学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辩论的乐趣。这项竞赛在我们学校由物理实验协会负责宣传、报名、校内选拔等工作,当时觉得很有趣,就报名参加了比赛。虽然感觉很有趣,但是却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在我们还没有学习相关的知识的时候,需要自己去翻阅相关书籍和文献,弄清楚引起这些实验现象的原因,找到可能会影响这些现象的因素,制定实验计划,搭建实验设备,进行实验,然后获得实验结果和结论,再准备答辩PPT。准备的过程并不是那么顺利,大二暑假,我们5个人都没有回家,每天从早到晚地读文献、做实验,模拟辩论,最后赶在竞赛开始之前完成了这些题目,到国防科大参加了竞赛,虽然最后只取得了二等奖,但是这整个过程教会了我,做科研要有严谨的科研态度、要敢于迎难而上、并且学会合作交流。正是通过科研的实践,让我对物理的喜欢转变成了热爱,让我在将来方向选择的时候,坚定地选择了前沿科研。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觉得,除了学习、科研,难道我的大学生活就没有其他内容了么?我要说,不是的,虽然我是一个很纯粹的理科生,但是仍然喜欢人文社科、喜欢读书、喜欢音乐、喜欢运动。四大名著、近当代名家小说、诗词歌赋、散文,读书使我在忙碌的实验中得到放松,更为重要的,书中深厚的沉淀开阔了我的视野,教会我怎样在纷杂的社会选好自己的方向,教会我如何保持一颗沉静的心来对待我的科研、我的生活、我的人生。

 

转眼到了大三下学期,到了准备保研的时候。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具体的方向,只有特别想去的地方:清华北大物理所。后来实验室的老师给我分析和推荐了北大的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我随后又去认真了解了一下,最后决定申请北大量子中心夏令营。夏令营申请条件因学校和专业方向而异,北大基本是要求学习成绩在前10%以内,有一定的竞赛获奖经历和科研经历。具体申请过程类似于奖学金申请,也要提交申请表和相关的证书、论文复印件,个人自述,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科研经历和兴趣方向,还有专家推荐信。

大部分高校每年暑期都会举办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夏令营是提前拿到你的心仪学校保送Offer的平台,通过了夏令营面试,就有了进入目标学校的一半的保障(另一半来自本校保研名额)。而且,现在很多高校或者研究所的老师基本在夏令营就招满了研究生名额,所以,参加夏令营也可以帮助我们进入心仪导师的课题组。

面试的时候,他们更关注我的科研经历,问了很多之前参与的课题,比如说,我之前做的是层状材料的剥离和原子力显微镜的表征,老师们就问了我很多层状材料、原子力显微镜的问题。面试比较顺利的通过了,拿到了量子中心的直博预录通知书。之后,我联系了现在的导师,开始了全新的学习过程。之前的科研经历帮助我很快地融入了现在的科研生活。大四基本每天都去北大,从早待到晚,很多同学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辛苦,但其实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实验的时候,有师兄师姐在一旁指导,处理数据的时候师兄师姐们会在一旁讨论数据,分析物理本质,每个人都全身心投入这个探索的过程。导师和师兄师姐们的热情、严谨认真,深深感染了我,在这样的氛围里,科研绝对是件无比快乐的事情。

现在说起来,当初面试、联系导师,最终确定,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就说过去了。但是过程并不容易。我的导师是量子中心很有名的导师,科研做得非常好,当时联系他的有五六个同学,这其中不乏中科大、南大等学校的同学。当时导师说,觉得我跟另一个同学比较合适,但是需要做个毕设再考察一下。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我异常平静,连考虑都没有,直接就同意了。那时,并没有自信到觉得导师肯定会收我,只是觉得,既然有进实验室学习的机会,有什么好犹豫的呢?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那么的正确。很多同学可能关心深造的经济来源,我已经获得北大的奖学金,不但可以帮助我还清本科期间贷款,还可以满足我的生活所需,让我可以安心于物理学的前沿研究中。

说到了科研,说到了梦想,不得不提起那句话,搞科研要有坐冷板凳精神。科研不是可以急于求成的事情,基础科研更是如此。追求梦想的过程,也是一件不能着急的事情。“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这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一直以来做事的态度。每个人都想着将来在自己的领域能有一番大的成就,我也不例外。但是对我来说,立威名,应该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我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做好科研。

结束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弟学妹们,我和你们一样,开始了新阶段的求学之路。不论你来自哪里,不论曾经的你是怎样的状态,你将来想做什么,最终选择的权利都在你们自己的手中。想要怎样的大学收获,就要付出相应的努力。画笔在你们的手中,阳光和青春也在你们手中,希望你们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谢谢大家!

发表时间:2019-07-30 供稿: 学工部 (审核:$curArticle.audit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