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教研究】绿色教育: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变革与转型


【编者按】近日,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军署名文章《绿色教育: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变革与转型》作为《中国高教研究》“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栏目首篇进行刊发。现将全文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摘  要: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世界强国的先决条件。着眼全球高等教育变革趋势与未来前景,深入分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历史方位与形势挑战,结合绿色教育的理论框架和核心特征,探究高等教育转型的中国策略:聚焦人才自主培养,构建绿色育才树人体系;聚焦学科自主构建,构建绿色学科发展体系;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构建绿色科技创新体系;聚焦坚定文化自信,构建绿色文化治理体系。加快推进一流大学高质量建设,发展绿色教育,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教育新路,实现以人为本、开放共享、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绿色教育;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教育体系;可持续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明确部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在9月9日至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部署了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进一步全面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指明了行动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着眼全球高等教育变革趋势,深入分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历史方位、形势挑战,深入探究绿色教育理念框架下高等教育转型的中国策略,对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高质量建设,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体系有特殊重要意义。

一、全球高等教育的变革趋势与未来前景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始终在不断适应新的环境中寻找平衡与创新,以回应快速变化的全球挑战。特别是进入20世纪中后期,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都经历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转型。这一转型进程不仅是高等教育内部结构调整的结果,也是外部社会变革、技术进步以及国家政策导向共同作用的体现。科学洞察这一时期以来全球高等教育的变革趋势,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分析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一)更加明确高等教育“发展人”的价值定位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即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全面解放和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能力和觉悟,从而推动社会进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教育政策中,同样非常注重强调人文主义价值观,认为高等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工具,还应关注人类尊严、社会责任和全球公民的培养。1972年发布的《富尔报告》强调,教育的中心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个人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他自己”。1996年发布的《德洛尔报告》呼吁在人文主义价值愿景指导下推进终身教育理念的内涵。202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题为《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的报告,呼吁全世界从人文主义的关怀视角出发重建教育体系。2022年,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发布了《超越极限:重塑高等教育的新路径》报告,强调高等教育机构不只是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丰富人性。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不断演变,全球高等教育越来越关注灵活生动的人的发展与存在,重新思考和定义学习、学生、教师、知识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将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批判性思维、道德发展等放在重要位置。同时,强调教育过程的终身性,支持并保障人持续终生参与并融入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历程始终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来展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明确提出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要处理好“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重大关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度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围绕人、关照人、服务人的根本出发点和一以贯之的价值导向。

(二)更加注重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赋能高等教育变革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向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度渗透,教育智能化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富尔报告》提出,将技术纳入各个阶段的教育活动。《德洛尔报告》站在《富尔报告》之后20多年技术发展的境脉中,建议要充分认识信息和传播技术对知识获取产生的影响。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过程的“四阶段”理论,包括“起步”“应用”“融合”“创新”。2022年9月20日,联合国在纽约总部召开教育变革峰会,将“教育数字化转型”确定为教育变革的五大行动主题之一。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以“数字教育:应用、共享、创新”为主题,旨在顺应数字时代潮流,搭建数字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在教育数字化基础上,全球高等教育日渐关注将智能技术与高等教育自身价值需要实现彻底融合,构建数据驱动、人技结合、跨界开放的新型教育生态,以及更加开放公平和可持续的高等教育体系,实现智能教育生态系统的根本性变革。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把推进数字化转型作为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教育部在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事业发展历程看来,教育数字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高等教育在重塑教育形态、拓展教育时空界限方面率先探索、走在前沿,以数字化、智能化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三)更加突出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治理是管理和协调内部关系、外部关系及两者之间互动的过程,旨在通过规范、制度和机制实现组织或系统的有效运行与目标实现。高等教育治理是一项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具有特殊复杂性。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马丁·特罗在其有关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研究中强调了大学治理在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世界银行高等教育主管萨尔米指出,建立良好大学治理结构是构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要素之一。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提出了“超越极限”的关键词,强调要超越高等教育的“围墙”,打破学科专业间的、高校间的、高校与社会间的壁垒。当前,全球高等教育普遍关注高校如何建构更加灵活且创新的制度架构,并通过制度创新提升组织效率、资源配置和决策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历程始终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治理体系作为关键一环。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2019年,作为我国规划教育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高校致力于“通过理念、制度、能力、方法等的革故鼎新,不断完善大学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持续提升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四)更加关注高等教育服务并确保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在早期环境教育的基础上,重新定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而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我们共同的未来》,第一次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随着环境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逐渐超越环境教育领域,向教育体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延伸。200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2005年至2014年这十年定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这一决议虽然侧重强调运用教育提升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但也开始探讨如何使教育体系具备更高的适应性,以应对未来挑战。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指出要助推优质和包容性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2022年5月,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强调要“重塑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未来”。总的来看,时至今日,面对外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全球高等教育不仅关注当下的教育成效,更强调教育体系的长期可持续性,强调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人才,强调服务教育公平与履行社会责任,以确保教育体系能够与未来社会发展同步迭代。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历程始终紧紧围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主题。2020年10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要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坚决克服短视行为、功利化倾向;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任务;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体现在一方面强调教育体系自身“高质量”的发展要求,确保教育体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教育体系自身高质量发展,服务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好地实现教育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功能,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

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历史方位与形势挑战

中国作为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建立学校教育制度的国家之一,拥有深厚的教育传统。从古代官学制度和“四大书院”的奠基,到近现代新式高等教育机构的兴起,再到中国共产党自延安时期以来创办领导中国新型高等教育的持续探索与实践,逐步构建了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既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办学经验,又注重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截至2024年7月,我国进入ESI千分之一排名的高校112所、学科349个,进入万分之一排名的高校22所、学科39个;世界百强大学榜单中,中国有超过10所大学,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

但我们也要客观看到,面对“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中国高等教育面临全球竞争、技术变革和国内改革多重挑战,进入关键转型期。要精准把握其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所肩负的崭新使命、所面临的复杂内外部环境,通过新一轮的改革发展,推动其实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的根本性转变。

(一)全球变革驱动下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竞争加剧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引发世界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在国际科技、人才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积极行动,掀起了新一轮世界高等教育改革浪潮。特别是美、英、日、德等国家一直将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支点,以此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核心优势。比如,德国实施“卓越战略2025”,推进顶尖大学建设;日本实施“世界级高校计划”,鼓励国内高校改革发展;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开发的慕课及其在线教育平台,在全球在线教育方面走在前列;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为学习者提供灵活的学习路径。这轮改革置身的最特殊背景是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等为代表的大量新技术加速涌现,不仅改变了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工具和手段等,还在不断重塑师生关系、教学评价体系以及知识生成与传播方式,推动高等教育进入一个更加智能、开放、协作的新阶段。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上升,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这也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特殊国际环境。

(二)强国建设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处于新的历史方位

历史已经证明,世界科技中心、人才中心、经济中心的迁移往往与教育中心的转移相伴而生,高等教育强国是世界强国的先决条件。“跳出教育看教育”要求我们认识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须进一步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主要表现在:一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高等教育服务后继有人根本大计的功能作用更加凸显;二是面对国家战略利益和战略目标应时而变,高等教育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功能作用更加凸显;三是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对教育生产力与教育生产关系的深层次影响,高等教育教学形态加快重构,培养具有新特质未来劳动者的功能作用更加凸显;四是面对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与交流互鉴,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弘扬中国自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功能作用更加凸显。在这样新的历史方位中,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如何更好地平衡国际化与自主化的关系,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如何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供给,为强国建设亟需提供有力支撑?如何既能服务国家战略,又能广泛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这都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亟需回答的重要命题。

(三)高校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依然面临问题短板

对标高质量发展需求和强国建设目标要求,我国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侧改革还需加强。一是围绕人才培养改革“浅”。“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不充分,培养模式对学生主体需要关注度不够,因材施教的“精准化”培养还需加强;AI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还需深入推进。二是开放共享路径“滞”。不同学科之间、学科专业间存在资源壁垒,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不畅;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不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不同高校间优质资源流通性不强,一定程度影响教育质效;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三是教育治理效能“低”。教师管理和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投入教学的动力还需提升:校企协同育人、跨学科、跨领域协同育人还需加强;数据治理能力、管理服务效率效能还需提升。四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弱”。适应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同发展的要求仍有差距;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实践需要存在脱节现象,存在短期化、功利化倾向;高等教育文化自信还需增强,以更好地展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方案、中国道路。

三、绿色教育的理论框架与核心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本研究基于对全球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结合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挑战,提出了“绿色教育”理论框架。该框架聚焦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应具备的人本性、开放性、高效能性和可持续性特征,旨在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路径,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贡献思路与借鉴。

(一)历史回溯:指向局部的“绿色教育”

“绿色教育”在过往的研究和实践中主要有两类意涵。一类关注绿色的原意(即绿色的环境)。1970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提出“环境教育”。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为可持续未来服务”项目。1997年,“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项目启动。1998年,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提出建设“绿色大学”理念。2021年4月,全国44所高校签署了《中国高等学校校园碳中和行动宣言》,承诺在大学校园贯穿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落实校园碳中和行动计划。这一历程中强调的绿色教育,使用的都是“绿色”的本体义,强调的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属于生态伦理范畴。

另一类则重在挖掘“绿色”的比喻义。突破了“环境可持续性”的局限,进一步运用其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深层次含义。绿色象征着生长、活力、生命力、健康等。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院士认为,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绿色”教育。科学与人文同源共生,互通互动,相异互补,两者交融则生“绿”,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追求目标、强大的工作能力与和谐的同外界的关系。这类意涵寓意教育目标的持续提升,认为绿色教育承载了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使命。

(二)面向未来:关注全局的“绿色教育”

无论是环境保护教育还是科学人文交融的教育,都指向具体的、局部的教育变革。时代变化和国家发展需要能够更加关注全局的教育发展观,以更好地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内涵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新发展理念不只是对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总要求。关于“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统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正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基于对教育本质规律的探索,形成的一种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发展观。本研究所提出的绿色教育正是在此框架下,指向一种更加健康、持续、有效的教育,即通过优化教育目标观、教育过程观、教育生态观和教育质量观,推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内在发展功能与其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外在社会功能相统一。

(三)绿色教育的核心特征

1. 从教育目标观出发,绿色教育更加强调“以人为本”。工业时代的高等教育为服务社会生产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但着眼于“材”的工具主义教育价值观与着眼于“人”的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有着本质区别。一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越来越强调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绿色教育认为,新时代的高等教育不应只满足于输出以学历(即特定认知能力)为标识的人力资本,而是应该尽可能多地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和创新力的横向素养。尤其在人工智能时代,“如果人只会使用智能机器,成为智能机器的附属品,他的智力会衰退、情感会被虚拟现实所削弱”。高等教育必须重新审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相较于机器的“人的竞争优势”,以更加丰富的人性、更加卓越的品格、更加健全的人格为最终的培养目标。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绿色教育认为,学生今天的发展是以明天的发展为前提的,换言之,衡量今天的发展是否科学的根本标准是它能否促进明天的发展。机械地积累知识、盲目地扩充技能,可能片面消耗学生的学习热情,遏制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活力。只有尊重人才培养规律,打牢宽厚的知识基础、交叉融合的学科素养,促进批判性思维养成,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力,才能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确保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复杂环境的能力。三是更加关注服务共同发展。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纲领性文件《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所传递的全球共同利益的教育价值观,新时代的每个学习者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技术挑战和生态危机需要所有人共同面对。绿色教育不仅关注个体成长,还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以及全球的紧密联系,超越狭隘的个人视角,积极应对公共挑战;通过个人努力推动社会生态系统良性互动,使个体成长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紧密结合,并进一步实现个人价值、社会责任与人类共同发展的统一。

2. 从教育过程观出发,绿色教育更加强调“开放共享”。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已经不再只是局限于“围墙之内”的有限场所,而是面向全部时空和无限知识的创造性活动,亟需建立更加开放包容共享的教育共同体。一是倡导跨越时空边界、融通知识体系。有别于传统的学科中心的知识建构过程,绿色教育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建构知识。绿色教育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知识传递的时空限制,为实现知识互联互通提供了条件;学习者得以在多学科、多领域知识之间形成联动与整合,建构知识图谱串联知识元、知识链,映射更广泛的知识面;跨学科的知识融通,不仅促进了不同领域的知识互鉴,还助力学习者知识结构创新与重组,实现“以知识衍新创造知识”,形成知识驱动、人人皆学的知识体系。这一特征也启示我们要打破传统学段、学制、学校、学科的局限,探索重构以学习者为中心、更加灵活的教育教学制度机制。二是倡导突破学校局限,建构协同育人生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经济论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多份政策报告中指出的未来劳动者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抗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都更加呼唤建构更加开放的协同育人生态。绿色教育认为,要突破学校作为单一育人主体的局限,构建学校与学校,与企业、家庭、社区、社会组织等协同联动的育人体系,形成多主体、多场景协同育人模式,让教育融入生活、融入实践、融入真实的社会生产,在生产实践和社会情境中,培养具有知行合一、创新创造品格的未来劳动者。三是倡导国际交流合作、深化文化互鉴。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生成依赖社会互动,而跨文化的互动可以显著拓展学习者的认知边界。从世界发展大势来看,通过跨文化理解,不仅可以拓展认知视野,还能够有效减少因意识形态分歧带来的摩擦,推动更加顺畅的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助力人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绿色教育倡导全球共同致力于建立更加开放的学术环境,尊重不同文化差异和思想多样性,鼓励学者和学生进行跨文化对话与知识整合,丰富学习体验;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3. 从教育生态观出发,绿色教育更加强调“高质高效”。在人工智能(AI)时代加速到来的背景下,AI引发的教育教学模式转变以及师生关系的再定义,必将推动教育生产力和教育生产关系的变革重塑,助力构建“高质高效”全新教育生态。一是优化重塑教育教学体系。从宏观上,绿色教育倡导重新审视和调整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动态关系,适应AI时代新的发展需要,重新论证评估社会产业需求、人才素养要求,因应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确保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从微观上,绿色教育主张要建构AI赋能的教育教学新生态,优化重塑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法体系、创新实践体系、教与学互动体系,推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系统性优化与转型升级。二是变革提质学生发展体系。在AI赋能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建构者。绿色教育主张,要充分运用AI赋能,强化学生自适应学习,依托自主学习平台和智能化课程,帮助学生掌控自己的学习节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通过实时监测学习行为、动态调整学习内容、促进概念迁移以及引导深度思考等方式,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强化学习效果精准反馈,对学生的学习路径、知识点掌握情况、思维发展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与反馈,形成更加科学、全面的成长档案。总的来讲,通过AI赋能促进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质效。三是升级再造治理保障体系。AI赋能大学治理的核心在于其强大的数据分析与预测能力,能够为大学的决策管理提供有力支持,推动从反应式治理走向循证式治理。绿色教育强调,要以AI赋能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强化从学生行为、教学效果、科研产出、资金分配、资源使用等多维度开展大数据分析决策,提升管理服务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要以AI赋能提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数据监控与反馈,强化动态优化,降低运营成本,确保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借助AI提供个性化的管理服务,提高学生、教师和职工的服务体验。诚然,绿色教育“高质高效”治理构想的实现需要以消弭数字鸿沟为前提,只有实现数字技术和AI赋能在不同地区、高校的均衡发展,才能实现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体系的全面迭代升级。

4. 从教育质量观出发,绿色教育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为什么要建设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从根本上回答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是更加强调高等教育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不仅是人才供给的源泉,更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关键动力。从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体系要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具备高远理想、扎实学识、过硬实践创新能力和全球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推动教育质量与国家现代化进程同步提升。绿色教育强调,高校要牢牢把握住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人民属性,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联动发展,建构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更加强调高等教育自身的内涵式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质量保障运动开始,质量评估一直是质量保障的主要技术。但质量评估的盛行,逐渐将高等教育实践者蜕化为执行外部质量标准和规则的代理人,而非质量保障的主体。绿色教育认为,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核心在于激发实践者的内生动力——从被动接受外部质量评估的约束,转向内在主动追求质量卓越的自觉行动。这一转变本质上是教育理念和质量观的深度变革,要求实践者从对外部标准的依赖转向内在质量文化的构建,将质量提升视为一种内生需求和持续发展的内驱力,持续推动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三是更加强调厚培中国高等教育文化软实力。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是在嫁接西方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但在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我国大学在学习西方理念制度基础上,也在本国的社会和文化土壤中,扎根中国大地展开了自主实践,建构了自己的模式。绿色教育强调,我国高校要坚定教育自信,正确处理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等重大关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转化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优势,着力探索中国高等教育独特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治理体系,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转化为文化自信,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

四、绿色教育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与展望

发展绿色教育,是对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教育新路的探索和实践。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绿色转型,就是要全面推进“科学组织的治校理教”,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尊重科学发展规律、强化办学特色优势、激发师生担当作为、加强多方协同联动、构筑一流文化生态“六条规律性认识”,通过构建绿色育才树人体系、绿色学科发展体系、绿色科技创新体系、绿色文化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办学的组织化、科学化、特色化、全员化、协同化、人文化水平,从而实现以人为本、开放共享、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的绿色发展。

(一)进一步聚焦人才自主培养,着力构建绿色育才树人体系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其内涵、形态、方法、手段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构建绿色育才树人体系核心在于实现高等教育育人目标、过程与效果的有机统一,全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1. “塑思想”先行,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机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教育主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正发生革命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的挑战更加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慢、变得浅,都将成为开展“有效教育”的阻碍,急需我们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改革创新。一是强化学思践悟协同,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以建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关键首课”“拿手金课”为立足点,发挥好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充分激活其他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各类课程,形成同向同行。二是强化红色育人协同,挖掘运用好党史国情、校史校情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红色基因有效融入教育教学的内涵和路径创新,完善内容和形式设计,夯实思政课文化力量根基。三是强化课程浸润协同,“活化”理想信念教育,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载体,让思想政治教育鲜活起来、融入课程、深度浸润。四是强化思想政治场景协同,深刻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场景,探索让学生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收者”向“创造者”转变,推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和载体的不断自我迭代升级与进化,建设“泛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2. “优质量”贯穿,以教育教学改革系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落实“以教为先”,就是要站在“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始终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摆在首要位置,深刻认识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极端重要性,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崇尚教学、崇尚教师、崇尚教书育人,推进人才培养改革不断向深发力。一是更加注重价值的提升,不断强化师生思想引领、政治引领,引导师生深植红色基因,有效激发师生的思想力、行动力、创造力,培养更多有报国强国大志向的挺膺担当奋斗者。二是更加注重知识的提升,采取教学供给侧改革,及时开展专业、教材、课程及培养方式的动态调整,拓展学生知识养成的广度、深度和黏度,更好领悟新知、融合创新。三是更加注重能力的提升,推动“实战化”能力创新,对接国家亟需紧缺、强化校企深度联动,让学生真实践、真研究、解决真问题、产出真成果,实现拔尖创新人才“真培养”。四是更加注重视野的提升,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要围绕让“平视世界的一代”能够引领世界,注重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中国情怀、人文素养,充分挖掘学生个人潜能,体现个性化全素质成长。

3. “融智慧”赋能,将空间三维、时间维、知识维为一体的“五维教育”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程。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应用,通过教育教学在空间三维的“泛在高效”,时间维的“随时即时”,知识维的互鉴、融通、联动,推进学与教的实时互动、精准互促。一是在“学”一侧,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沉浸式、交互式学习空间,捕捉并构建学生素养、知识、能力图谱,对学生个体在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和实践创新等方面进行精准画像、精准评价,进而精准投送教育教学资源。二是在“教”一侧,消除传统教学的时空障碍和方式壁垒,打造视、听、触、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过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学生的知识获取、知识内化、知识增值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由单一到全人、由群灌到精准、由能力到品格的育人模式创新。三是在“教”与“学”互动上,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注重提升智教能力,深化推进教学供给侧改革,通过大数据进行师生互动的成长分析,通过精准评判实现群智互学互促。

(二)进一步聚焦学科自主构建,着力构建绿色学科发展体系

学科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最核心的基础单元,是“三位一体”的汇聚点。构建绿色学科发展体系,就是要强化“四个面向”,加快学科分类建设、深度交叉、融合互促,支撑带动学科建设水平整体提升,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奠定坚实学科孵化基础。

1. 优学科组织模式。通过优化学科组织模式,可实现人才、项目、资金等资源的合理流动与效益最大化,有利于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要着力完善优势与特色、传统与新兴、应用与基础、综合与交叉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学科总体布局;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超常布局急需学科;聚焦“高精尖缺”领域打造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学科群。要聚焦国际科技前沿和核心关键领域,从科研方向凝练学科方向,从极端边界探索新质力量,支撑培育一批战略学科。要拓展有扎实基础、资源聚合力大、引领带动性强的大战略学科方向,以建强基础学科,推进发展特色学科,支撑拓宽新兴学科,打造新的学科增长点。

2. 强人才智力支撑。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基,是科技创新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也是推进学科建设提质升级的最关键要素。要推动以团队引人才、以人才带人才、以平台聚人才,发挥好党组织吸引人、凝聚人、引领人作用,推进人才引育由“个人行为”向“组织行为”转变。要畅通人才分类卓越发展通道,激发广大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提升人才队伍集聚效应、头雁效应、倍增效应。要面向欧洲、中东、中亚等地区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新场域,在世界人才大流动中吸引一流师生来华,打造抗压防变力强、更具韧性弹性的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格局。

3. 破学科专业壁垒。要强化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促进方向、资源、组织一体谋划、统筹部署,跨学科构建知识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为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孕育新兴优势学科、促进优势学科发展打牢坚实基础。要打破组织边界与资源壁障,推进跨学科建团队,搭建多元化学科交叉平台,畅通跨学科人才、资源、成果流动管理体制机制,以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对话合作、交叉互动,拓展更多新前沿、新基础、新交叉学科领域,孕育和发展高水平交叉学科。

(三)进一步聚焦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构建绿色科技创新体系

立足“两个大局”新形势,构建绿色科技创新体系,就是要以当前国家最紧迫的战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提升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水平,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1. 推进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强化“有组织”科研、“有组织”创新,高度聚焦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双轮驱动”,从科技前沿中探索前瞻性基础研究方向,从国家重大工程中持续凝练基础科学问题,推进科学探索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相互促进。加大对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打造高质量基础学科研究平台,优化基础学科师资队伍,以基础学科研究带动核心技术突破。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着力研究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开辟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新方向。从制度机制上支持鼓励基础研究,探索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鼓励自由探索和团队建设相结合,量身定制基础研究人员成长方案。

2. 积极培育重大战略布局。强化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对接,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以国家战略需求为最大导向,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求,前瞻谋划新质新域重大选题,集聚合力强化新质新域重大问题攻关。加快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科学中心、国家创新群体等大平台的谋划建设,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着力打造一流平台设施,建立协同共享制度机制,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集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使用效益。加强与国际知名院校、科研机构、领军企业的科技交流合作,创新制度机制加强国际科研交流合作,另辟蹊径用好国际创新要素,为新形势下打造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贡献力量。

3. 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着力提质科技成果转化,融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强化校地、校企产学研加乘聚力,健全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金融赋能+人才支撑”全过程生态链。坚持用“高精尖”成果服务引领生产力迭代升级,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创造、高水平保护、高效率转化”工作模式,以重大科技突破推动形成技术产业创新动力。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研究,为提升全产业链水平贡献方案。

(四)进一步聚焦坚定文化自信,着力构建绿色文化治理体系

中国高等教育仍在经历自身发展与全球发展的深度交融碰撞。构建绿色文化治理体系,就是要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和路径,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范型,形成具有内在一致性的理念、制度与行为的有机整体,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新范式,使中国高等教育更加具备国际竞争力和文化自信。

1. 推进科学组织的治校理教。在资源边界约束下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创新发展,加快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联动、形成优势,关键在于发挥我国高校坚持党的领导的特殊优势,推动党建与学校治理深度融合,通过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转型升级,推进高校办学治校由传统的有序化、结构化管理,向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管理的转变,实现治校理教“治”的科学、“理”的高效、发展的高质,让办学治校更加符合大学建设的内在逻辑、更好满足强国建设的外在要求。推进科学组织的治校理教,强调科学组织与统筹谋划,以动态平衡机制推进组织体系的持续优化与精益管理,提高组织化水平;强调科学规范与决策支撑,完善研究决策和抓落实工作体系,系统优化工作机制和流程,提高规范化水平;强调科学管理与集约控制,加大资源整合配置的统筹力度,提高全资源统筹率、全要素生产率、全方位提质率,提高精益化水平;强调科学转型与智慧变革,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智能化工具和手段,重塑大学组织生态,助力学生有价值成长、教师有价值成就,提高智慧化水平。

2. 夯实一流大学的文化根基。中国高等教育独特性的历史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文化模式的生成必然要求持续推进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系建设,培育大学的文化软实力。文化是一所大学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和核心竞争力的最终体现,在大学办学中,仅强调能力建设、指标体系,不能支撑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远目标和需求,需要高度重视制度、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将教育内涵发展丰富并拓深。就是要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挖掘学校的办学传统、人文底蕴和校园风采,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高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格调高雅、底蕴深厚、催人奋进、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文化,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让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形成办学文化优势。

3. 提升开放办学的能力水平。要勇于开拓教育国际化的新环境新平台,推动中国的教育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更好地走向世界。要全面打造教育命运共同体,坚持以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导向,以实现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更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方向,依托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教育互利共赢、包容发展,引领助力中外教育交流合作不断达到新高度。要聚力探索高校境外办学,围绕走得出、留得住、办得好,加强对高校境外办学实践的专业化指导,持续完善资源保障机制,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质量保障和评估体系,不断推进高校境外办学更高水平发展,推动中国大学更好“走出去”。要重点推进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完善学生赴国际联合机构、国际学术组织等实习的工作机制,聘任在国际组织任职的高级别官员和国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术导师,培养大量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不断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参与度与话语权,为全球治理体系调整变革提供更多有影响力的中国声音、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张军,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党委书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24年第10期